说到郭子仪,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?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。
郭子仪对唐王朝最大的贡献,那就是帮助唐朝皇帝们找回了自尊心。安史之乱以后,唐朝皇帝就跟摆设一样,完全没有号召力。
各地的藩镇都打算拥兵自重,郭子仪手握兵权,却能够帮助唐朝皇帝平定四方。而且他还是个十分谦虚的人,皇帝一夸他,他立刻就表示这都是皇帝的英明庇佑所致。
而且每次打完仗回来,郭子仪就把兵权如数交还给皇帝,这让皇帝十分放心。就算有人冤枉了郭子仪,皇帝罢免了,可等到吐蕃入侵的时候,郭子仪依旧不计前嫌给皇帝打工,而且打完了吐蕃后,依旧把兵权如数奉还。
这是什么骚操作?郭子仪这一番操作,那就是为了告诉世人,人心思唐,还没有到那种人人都背弃唐朝的地步。也正是这么一波操作,使得节度使们一个个变得格外老实。
人家会想啊,郭子仪这么战功卓著的人,都心向唐朝,可见唐朝的气数还在,没有到自己篡位称帝的时候。为此唐朝又延续了100多年。

郭子仪绝对是平定安史之乱中的一股清流。
平定安史之乱,功劳最大的是哪位?其实历史上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,因为好几个人都有很大的功劳。比如说郭子仪、李光弼还有仆固怀恩。
可是这三个人里面,很多人只听说过郭子仪,为什么?因为郭子仪实在是太优秀了。不光会打仗,而且会做人。军事、政治他都玩得转,这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比不了的。
李光弼号称是唐朝中兴第一名将,因为很多人普遍认为,李光弼的战功超过郭子仪。可是这哥们不会做人,甚至可以说有私心。
平定战乱以后,其实很多节度使还没有完全归顺。李光弼带着自己的人马在徐州地区拥兵自重。唐朝皇帝心里很不爽,就打算喊他过来见驾。
太尉兼侍中、河南副元帅、临淮武穆王李光弼,治军严整,指顾号令,诸将莫敢仰视,谋定而后战,能以少制众,与郭子仪齐名。及在徐州,拥兵不朝,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,光弼愧恨成疾,己酉,薨。---《资治通鉴》
如果李光弼肯来,那说明他还是忠心耿耿的。结果倒好,李光弼这位中兴第一名将居然害怕被清算,所以压根不敢去见皇帝,坐实了自己打算拥兵自重的事情。因此世人都拿郭子仪和李光弼做比较,李光弼颜面扫地,不久就被活活气死了。
再说仆固怀恩,这位老兄名字比较奇怪,早年是跟着郭子仪混饭吃的。伴随着战功越来越大,他也成为了中兴名将之一。他为大唐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,为了请求人出兵,他将俩女儿嫁到了回纥和亲。
为了平息安史之乱,仆固怀恩全家有46人战死沙场。因此他被加封为大宁郡王,朔方节度使。可谓是封疆大吏一枚,地位不输李光弼。
子仪至河中,仆固玚已为朔方兵马使张惟岳等四人斩其首,献于阙下。怀恩闻之,率麾下数百骑,弃其母,渡河北走灵武。余众闻子仪到,束甲来奔,归者数万。怀恩至灵武,啸聚亡命,其众复振。上念其勋旧,不欲罪功臣,厚抚其家,怀恩终不从。其母月余日竟以寿终。又遥授太师、兼中书令、大宁王,余并停。---《旧唐书》
结果却有人诬告仆固怀恩和人有勾结,真的是过河拆桥的一帮白眼狼。唐代宗让仆固怀恩入朝问话,仆固怀恩也不敢入朝,索性也就反了。结果被郭子仪带兵平定。可怜仆固怀恩满门忠烈,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。
三大中兴名将中,唯独郭子仪始终屹立不倒。他也曾经跟李光弼、仆固怀恩一样,受到过奸人的陷害,可他却能一一化解,化腐朽为神奇,不得不让人感佩!

郭子仪堪称,史上最听话的能臣。
一般有能力的臣子,皇帝都不放心,毕竟能臣造反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。比如说汉献帝时期的曹操曹丕父子,曹叡死后的司马懿父子,东晋末年的刘裕,南朝的萧道成、萧衍、陈霸先,北周的杨坚等等,全都是能臣上位。
因此有本事的臣子,总归会受到皇帝的猜忌。而有本事的臣子,本身也不会甘于寂寞,只要皇室暗弱,这帮人就会逆流而上夺取天下,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。
这基本上成为了千古以来的定律,为此皇帝希望有能臣为他做事,却不希望能臣造反,这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。
这么一来郭子仪就显得弥足珍贵了,因为郭子仪的能力是超强的。平定安史之乱、收复中原、击败吐蕃、平定内乱,这些都是郭子仪的功劳。
郭子仪堪称当时的战神,只要听闻郭子仪带兵前来,那些前来挑衅的军队,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逃。这样的大臣算不算能臣?当然是算的。
可是这位能臣,却又是最听话的一个大臣。每次打完仗,这哥们就表示要解甲归田,双手把军权交还给了皇帝。把皇帝感动得稀里哗啦的。
卿入居台铉,出统戎旃,爰自先朝,累匡多难,靖群氛于海表,凝庶绩于天阶。敏事而寡言,居敬而行简,人难其易,尔易其难。 卿秉德资忠,懿文经武,内凝庶绩,外定。为社稷之元勋,实台陛之良辅。爰升太尉,以冠百寮,六府益明,九鼎增重。---唐代宗评郭子仪
就算曾经遭受过奸人的诬陷,被罢免了各种权力,可郭子仪依旧不卑不亢。等到吐蕃人前来将唐代宗赶出长安的时候,郭子仪立刻奉命前来击败了吐蕃,接回了唐代宗。
接回皇帝以后,郭子仪又立刻申请要退休。很显然,郭子仪的意思就是,有用得着我的地方,你尽管招呼,用不到我的时候,我立刻交权,绝对不赖在这儿不走。
这么大本事的臣子,对你又是忠心不二,对权力没有贪恋,上哪儿找第二个去呢?为此唐朝历代皇帝都非常尊重郭子仪。
郭子仪也成为了后世臣子们的楷模,每一代皇帝都推崇郭子仪,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臣子中也能出一两个既有能力又十分听话的人。

总结:郭子仪最大的功劳,绝不在战场上。
很多人只看到了郭子仪在战场上的功绩,其实这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。对郭子仪来说,他最大的功劳,就是给天下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。
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,唐王朝还没有到要灭亡的地步。他这位乱世能臣,不仅不会背叛唐王朝,而且还会穷尽一生来保护唐王朝的延续。
这就是郭子仪对唐王朝最大的贡献,毕竟那个时候节度使纷纷自立,但凡有点脑子有点野心的人,都不会继续跟着唐王朝混了,郭子仪偏偏打破了他们的这种想法。可见郭子仪的行为,对唐朝的功绩有多大。
以上就是郭子仪除了战功之外,对唐朝还有哪些贡献?的内容,下面小编又整理了网友对郭子仪除了战功之外,对唐朝还有哪些贡献?相关的问题解答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郭子仪为何能够寿终正寝?他有什么贡献?
郭子仪是唐朝时期的名将,最有名的贡献应该算是平定了安史之乱。另外,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功臣,存放他们的画像的地方,总计有二十四位,此后再。
唐朝明将郭子仪活了多少岁?他的主要业绩有哪些?
84岁,最NB得是单枪匹马吓跑吐蕃,那时候回纥和吐蕃叛乱,郭子仪一个人跑到回纥阵营,吐蕃知道后,连夜跑了。 郭子仪晚年,他的儿子娶了公主,一次夫妻吵架。 郭子。
郭子仪一生打了哪些仗?
唐肃宗把平定安史之乱的重任交给了郭子仪,郭子仪不负众望。郭了仪首先攻打河北一带的叛军,把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打得落花流水。安禄山听说史思明吃了败仗,。
郭子仪官大吗?
郭子仪累官至太尉,中书令,曾获封汾阳郡王,号“尚父”,在安史之乱中收复洛阳长安两京,功居平乱之首,在代宗时又屡立奇功,举国上下,享有很高的威望,所以说。 郭。
郭子仪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?
郭子仪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有关。 郭子仪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有关。
历史上唐代名将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?
在唐朝的历史上出现的武将不计其数,这些厉害的角色各个身手不凡,在三百多年的唐朝历史中为统治者保驾护航。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位。在玄宗晚年的时候,因。
郭子仪故事概括?
郭子仪的情商颇高,他以真诚打动皇帝,推心置腹感动同僚。他从不得罪小人。郭子仪在叙述祖坟被挖的整件事中,完全没有涉及到朝中官员,为了不起内讧,郭子仪牺牲。
岳飞死于非命,郭子仪安享晚年,同功不同命的玄机是什么?
客观原因: 唐朝尚武,武将地位较高,有实权。 宋朝重文抑武,武将地位地,将不识兵,无自身势力,这种情况下武将功高,在军中形成势力,在宋朝就很危险了。 主。 客。
平定安史之乱、采取结盟回纥,打击吐蕃的策略,保卫了国家安宁的唐朝名将是谁?
郭子仪(697-781),中唐名将,汉族,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人,祖籍:山西。汾阳。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累迁至九原太守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。天宝十四载(755)。 郭子。